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.

Saved in:
Bibliographic Details
:
TeilnehmendeR:
Place / Publishing House:Beijing : : Higher Education Press,, 2016.
{copy}2016.
Year of Publication:2016
Edition:1st ed.
Language:Chinese
Online Access:
Physical Description:1 online resource (288 pages)
Tags: Add Tag
No Tags, Be the first to tag this record!
id 5005108027
ctrlnum (MiAaPQ)5005108027
(Au-PeEL)EBL5108027
(CaPaEBR)ebr11468492
(OCoLC)1013822479
collection bib_alma
record_format marc
spelling Ma,Zishu.
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.
1st ed.
Beijing : Higher Education Press, 2016.
{copy}2016.
1 online resource (288 pages)
text txt rdacontent
computer c rdamedia
online resource cr rdacarrier
封 -- 内封 -- 版权 -- 前 -- 目录 -- 第一章 不可移动文物 -- 第一  不可移动文物的定义与分类 -- 第二  文物保护单位 -- 一、古 址 -- 二、古墓 -- 三、古建筑 -- 四、石窟寺 -- 五、石刻 -- 六、 现代 史 及代 性建筑 -- 七、其他 -- 第三  历史文化名城、 区、名 、名村 -- 第四  中国的世界 产 -- 第五 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 -- 一、 以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为指导 -- 二、执 科学的保护程序 -- 三、准确地理 和 彻保护原则 -- 四、 择恰当的保护技术 传统技术 -- 第二章 可移动文物 -- 第一  可移动文物的分类 -- 一、 器 -- 二、玉器 -- 三、瓷器 -- 四、书画 -- 五、纺织品 -- 六、竹木牙 器等杂 -- 第二  可移动文物的分级 -- 一、一级文物 -- 二、二级文物 -- 三、三级文物 -- 第三  可移动文物的管理工作 -- 一、 文物的管理 -- 二、民 收 文物的管理 -- 三、文物出入境管理 -- 第四  基本保护知 -- 一、保护的方 -- 二、保护与维修原则 -- 第五  保护与修复技术 -- 一、传统文物保护技术 -- 二、现代科学技术 -- 三、几种中国古器物保护中的专 技术 -- 第三章 博物 工作 -- 第一  博物 和博物 工作 -- 一、博物 的定义、性 与任务 -- 二、世界博物 发展简史 -- 三、中国博物 发展的历史梗概 -- 第二  博物 的类型 -- 一、博物 类型的划分 -- 二、博物 新形态 -- 第三  博物 的 -- 一、博物 概 -- 二、 品工作 -- 三、博物 科学研究 -- 四、博物 列展 、宣传教 与社会服务 -- 第四  博物 管理 -- 一、博物 管理的内容 -- 二、理事会与研究员制度 -- 第五  博物 协会、志愿 与博物 之友 -- 一、博物 协会 -- 二、博物 志愿 -- 三、博物 之友 -- 第四章 文物的流 -- 第一  文物流 与文物市场 -- 第二  文物经 管理制度 -- 一、文物经 管理法律法 沿 -- 二、可流 文物的经 主体及其相关管理制度 -- 第三  民 文物收 和流 -- 一、民 收 文物的来源 即法定取得方式 -- 二、民 收 文物的流 -- 三、禁止买卖的文物 -- 第四  文物 出境管理制度 -- 一、禁止出境的文物 -- 二、文物 出境审核 -- 三、文物出境审核 可制度 -- 四、文物出境展 审批、审核制度 -- 五、文物临时 境和临时 境文物复出境审核制度 -- 第五章  古 学 -- 第一   古学的定义与简史 -- 第二   古学的基本理 与方法 -- 一、地层学与类型学 -- 二、环境 古学与 古学 -- 三、现代科技在 古学上的应用 -- 第三   古学勾画的早期中国历史文化图景 -- 第六章 中国的 物 文化 产 -- 第一   物 文化 产缘 -- 第二  我国开展 物 文化 产保护的历程 -- 第三   物 文化 产的概念和特征 -- 一、 物 文化 产的本 特征 -- 二、 物 文化 产的属性特征 -- 第四   物 文化 产的价值 -- 第五  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 -- 一、传承主体 -- 二、保护主体与管理机构 -- 第六   物 文化 产保护的理 和体系 -- 一、保护原则与理念 -- 二、 物 文化 产名录保护体系 产名录 -- 三、 物 文化 产传承人保护体系 -- 四、文化生态保护 -- 五、生产性保护 -- 第七章 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法制建 -- 第一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的立法 程 -- 第二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的基本内容 -- 一、将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-- 二、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 其所有权永 不变 -- 三、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法律原则 -- 四、 古发掘的法律 定 -- 五、保护 文物的法律 定 -- 六、民 收 文物的法律 定 -- 七、文物出境 境的法律 定 -- 八、法律 任 -- 第三   政法 对 彻 实《文物保护法》的 作用 -- 一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》 -- 二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》 -- 三、《 城保护条例》 -- 四、《历史文化名城名 名村保护条例》 -- 第四  与当地文物保护工作特点相结合的地方性法.
第五  地方政府 章、 章的 作用 -- 第六   性文件和工作指导意 -- 第七  清朝和民国政府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 -- 第八  中国共产党及其 导的 区政府、华北人民政府对保护文物的立法探索 -- 第九  广泛开展国 合作 -- 第十  其他几个主 文物流失国文物保护立法概况 -- 一、埃及 -- 二、希 -- 三、意大利 -- 后 -- 封底.
Description based on publisher supplied metadata and other sources.
Electronic reproduction. Ann Arbor, Michigan : ProQuest Ebook Central, 2024. Available via World Wide Web. Access may be limited to ProQuest Ebook Central affiliated libraries.
Electronic books.
Foundation, China Heritage Conservation.
Print version: Ma,Zishu 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 Beijing : Higher Education Press,c2016 9787040444575
ProQuest (Firm)
https://ebookcentral.proquest.com/lib/oeawat/detail.action?docID=5108027 Click to View
language Chinese
format eBook
author Ma,Zishu.
spellingShingle Ma,Zishu.
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.
封 -- 内封 -- 版权 -- 前 -- 目录 -- 第一章 不可移动文物 -- 第一  不可移动文物的定义与分类 -- 第二  文物保护单位 -- 一、古 址 -- 二、古墓 -- 三、古建筑 -- 四、石窟寺 -- 五、石刻 -- 六、 现代 史 及代 性建筑 -- 七、其他 -- 第三  历史文化名城、 区、名 、名村 -- 第四  中国的世界 产 -- 第五 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 -- 一、 以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为指导 -- 二、执 科学的保护程序 -- 三、准确地理 和 彻保护原则 -- 四、 择恰当的保护技术 传统技术 -- 第二章 可移动文物 -- 第一  可移动文物的分类 -- 一、 器 -- 二、玉器 -- 三、瓷器 -- 四、书画 -- 五、纺织品 -- 六、竹木牙 器等杂 -- 第二  可移动文物的分级 -- 一、一级文物 -- 二、二级文物 -- 三、三级文物 -- 第三  可移动文物的管理工作 -- 一、 文物的管理 -- 二、民 收 文物的管理 -- 三、文物出入境管理 -- 第四  基本保护知 -- 一、保护的方 -- 二、保护与维修原则 -- 第五  保护与修复技术 -- 一、传统文物保护技术 -- 二、现代科学技术 -- 三、几种中国古器物保护中的专 技术 -- 第三章 博物 工作 -- 第一  博物 和博物 工作 -- 一、博物 的定义、性 与任务 -- 二、世界博物 发展简史 -- 三、中国博物 发展的历史梗概 -- 第二  博物 的类型 -- 一、博物 类型的划分 -- 二、博物 新形态 -- 第三  博物 的 -- 一、博物 概 -- 二、 品工作 -- 三、博物 科学研究 -- 四、博物 列展 、宣传教 与社会服务 -- 第四  博物 管理 -- 一、博物 管理的内容 -- 二、理事会与研究员制度 -- 第五  博物 协会、志愿 与博物 之友 -- 一、博物 协会 -- 二、博物 志愿 -- 三、博物 之友 -- 第四章 文物的流 -- 第一  文物流 与文物市场 -- 第二  文物经 管理制度 -- 一、文物经 管理法律法 沿 -- 二、可流 文物的经 主体及其相关管理制度 -- 第三  民 文物收 和流 -- 一、民 收 文物的来源 即法定取得方式 -- 二、民 收 文物的流 -- 三、禁止买卖的文物 -- 第四  文物 出境管理制度 -- 一、禁止出境的文物 -- 二、文物 出境审核 -- 三、文物出境审核 可制度 -- 四、文物出境展 审批、审核制度 -- 五、文物临时 境和临时 境文物复出境审核制度 -- 第五章  古 学 -- 第一   古学的定义与简史 -- 第二   古学的基本理 与方法 -- 一、地层学与类型学 -- 二、环境 古学与 古学 -- 三、现代科技在 古学上的应用 -- 第三   古学勾画的早期中国历史文化图景 -- 第六章 中国的 物 文化 产 -- 第一   物 文化 产缘 -- 第二  我国开展 物 文化 产保护的历程 -- 第三   物 文化 产的概念和特征 -- 一、 物 文化 产的本 特征 -- 二、 物 文化 产的属性特征 -- 第四   物 文化 产的价值 -- 第五  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 -- 一、传承主体 -- 二、保护主体与管理机构 -- 第六   物 文化 产保护的理 和体系 -- 一、保护原则与理念 -- 二、 物 文化 产名录保护体系 产名录 -- 三、 物 文化 产传承人保护体系 -- 四、文化生态保护 -- 五、生产性保护 -- 第七章 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法制建 -- 第一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的立法 程 -- 第二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的基本内容 -- 一、将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-- 二、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 其所有权永 不变 -- 三、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法律原则 -- 四、 古发掘的法律 定 -- 五、保护 文物的法律 定 -- 六、民 收 文物的法律 定 -- 七、文物出境 境的法律 定 -- 八、法律 任 -- 第三   政法 对 彻 实《文物保护法》的 作用 -- 一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》 -- 二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》 -- 三、《 城保护条例》 -- 四、《历史文化名城名 名村保护条例》 -- 第四  与当地文物保护工作特点相结合的地方性法.
第五  地方政府 章、 章的 作用 -- 第六   性文件和工作指导意 -- 第七  清朝和民国政府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 -- 第八  中国共产党及其 导的 区政府、华北人民政府对保护文物的立法探索 -- 第九  广泛开展国 合作 -- 第十  其他几个主 文物流失国文物保护立法概况 -- 一、埃及 -- 二、希 -- 三、意大利 -- 后 -- 封底.
author_facet Ma,Zishu.
Foundation, China Heritage Conservation.
author_variant m
author2 Foundation, China Heritage Conservation.
author2_variant c h c f chc chcf
author2_role TeilnehmendeR
author_sort Ma,Zishu.
title 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.
title_full 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.
title_fullStr 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.
title_full_unstemmed 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.
title_auth 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.
title_new 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.
title_sort 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.
publisher Higher Education Press,
publishDate 2016
physical 1 online resource (288 pages)
edition 1st ed.
contents 封 -- 内封 -- 版权 -- 前 -- 目录 -- 第一章 不可移动文物 -- 第一  不可移动文物的定义与分类 -- 第二  文物保护单位 -- 一、古 址 -- 二、古墓 -- 三、古建筑 -- 四、石窟寺 -- 五、石刻 -- 六、 现代 史 及代 性建筑 -- 七、其他 -- 第三  历史文化名城、 区、名 、名村 -- 第四  中国的世界 产 -- 第五 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 -- 一、 以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为指导 -- 二、执 科学的保护程序 -- 三、准确地理 和 彻保护原则 -- 四、 择恰当的保护技术 传统技术 -- 第二章 可移动文物 -- 第一  可移动文物的分类 -- 一、 器 -- 二、玉器 -- 三、瓷器 -- 四、书画 -- 五、纺织品 -- 六、竹木牙 器等杂 -- 第二  可移动文物的分级 -- 一、一级文物 -- 二、二级文物 -- 三、三级文物 -- 第三  可移动文物的管理工作 -- 一、 文物的管理 -- 二、民 收 文物的管理 -- 三、文物出入境管理 -- 第四  基本保护知 -- 一、保护的方 -- 二、保护与维修原则 -- 第五  保护与修复技术 -- 一、传统文物保护技术 -- 二、现代科学技术 -- 三、几种中国古器物保护中的专 技术 -- 第三章 博物 工作 -- 第一  博物 和博物 工作 -- 一、博物 的定义、性 与任务 -- 二、世界博物 发展简史 -- 三、中国博物 发展的历史梗概 -- 第二  博物 的类型 -- 一、博物 类型的划分 -- 二、博物 新形态 -- 第三  博物 的 -- 一、博物 概 -- 二、 品工作 -- 三、博物 科学研究 -- 四、博物 列展 、宣传教 与社会服务 -- 第四  博物 管理 -- 一、博物 管理的内容 -- 二、理事会与研究员制度 -- 第五  博物 协会、志愿 与博物 之友 -- 一、博物 协会 -- 二、博物 志愿 -- 三、博物 之友 -- 第四章 文物的流 -- 第一  文物流 与文物市场 -- 第二  文物经 管理制度 -- 一、文物经 管理法律法 沿 -- 二、可流 文物的经 主体及其相关管理制度 -- 第三  民 文物收 和流 -- 一、民 收 文物的来源 即法定取得方式 -- 二、民 收 文物的流 -- 三、禁止买卖的文物 -- 第四  文物 出境管理制度 -- 一、禁止出境的文物 -- 二、文物 出境审核 -- 三、文物出境审核 可制度 -- 四、文物出境展 审批、审核制度 -- 五、文物临时 境和临时 境文物复出境审核制度 -- 第五章  古 学 -- 第一   古学的定义与简史 -- 第二   古学的基本理 与方法 -- 一、地层学与类型学 -- 二、环境 古学与 古学 -- 三、现代科技在 古学上的应用 -- 第三   古学勾画的早期中国历史文化图景 -- 第六章 中国的 物 文化 产 -- 第一   物 文化 产缘 -- 第二  我国开展 物 文化 产保护的历程 -- 第三   物 文化 产的概念和特征 -- 一、 物 文化 产的本 特征 -- 二、 物 文化 产的属性特征 -- 第四   物 文化 产的价值 -- 第五  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 -- 一、传承主体 -- 二、保护主体与管理机构 -- 第六   物 文化 产保护的理 和体系 -- 一、保护原则与理念 -- 二、 物 文化 产名录保护体系 产名录 -- 三、 物 文化 产传承人保护体系 -- 四、文化生态保护 -- 五、生产性保护 -- 第七章 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法制建 -- 第一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的立法 程 -- 第二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的基本内容 -- 一、将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-- 二、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 其所有权永 不变 -- 三、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法律原则 -- 四、 古发掘的法律 定 -- 五、保护 文物的法律 定 -- 六、民 收 文物的法律 定 -- 七、文物出境 境的法律 定 -- 八、法律 任 -- 第三   政法 对 彻 实《文物保护法》的 作用 -- 一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》 -- 二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》 -- 三、《 城保护条例》 -- 四、《历史文化名城名 名村保护条例》 -- 第四  与当地文物保护工作特点相结合的地方性法.
第五  地方政府 章、 章的 作用 -- 第六   性文件和工作指导意 -- 第七  清朝和民国政府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 -- 第八  中国共产党及其 导的 区政府、华北人民政府对保护文物的立法探索 -- 第九  广泛开展国 合作 -- 第十  其他几个主 文物流失国文物保护立法概况 -- 一、埃及 -- 二、希 -- 三、意大利 -- 后 -- 封底.
isbn 9787895102606
9787040444575
genre Electronic books.
genre_facet Electronic books.
url https://ebookcentral.proquest.com/lib/oeawat/detail.action?docID=5108027
illustrated Not Illustrated
oclc_num 1013822479
work_keys_str_mv AT mazishu zhōngguówénhuàyíchǎnzhīshìdúběn
AT foundationchinaheritageconservation zhōngguówénhuàyíchǎnzhīshìdúběn
status_str n
ids_txt_mv (MiAaPQ)5005108027
(Au-PeEL)EBL5108027
(CaPaEBR)ebr11468492
(OCoLC)1013822479
carrierType_str_mv cr
is_hierarchy_title 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.
author2_original_writing_str_mv noLinkedField
_version_ 1792331053989363712
fullrecord <?xml version="1.0" encoding="UTF-8"?><collection xmlns="http://www.loc.gov/MARC21/slim"><record><leader>08064nam a22003973i 4500</leader><controlfield tag="001">5005108027</controlfield><controlfield tag="003">MiAaPQ</controlfield><controlfield tag="005">20240229073831.0</controlfield><controlfield tag="006">m o d | </controlfield><controlfield tag="007">cr cnu||||||||</controlfield><controlfield tag="008">240229s2016 xx o ||||0 chi d</controlfield><datafield tag="020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9787895102606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q">(electronic bk.)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020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z">9787040444575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035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(MiAaPQ)5005108027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035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(Au-PeEL)EBL5108027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035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(CaPaEBR)ebr11468492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035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(OCoLC)1013822479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040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MiAaPQ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b">eng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e">rda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e">pn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c">MiAaPQ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d">MiAaPQ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100" ind1="1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Ma,Zishu.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245" ind1="1" ind2="0"><subfield code="a">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.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250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1st ed.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264" ind1=" " ind2="1"><subfield code="a">Beijing :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b">Higher Education Press,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c">2016.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264" ind1=" " ind2="4"><subfield code="c">{copy}2016.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300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1 online resource (288 pages)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336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text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b">txt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2">rdacontent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337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computer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b">c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2">rdamedia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338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online resource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b">cr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2">rdacarrier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505" ind1="0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封 -- 内封 -- 版权 -- 前 -- 目录 -- 第一章 不可移动文物 -- 第一  不可移动文物的定义与分类 -- 第二  文物保护单位 -- 一、古 址 -- 二、古墓 -- 三、古建筑 -- 四、石窟寺 -- 五、石刻 -- 六、 现代 史 及代 性建筑 -- 七、其他 -- 第三  历史文化名城、 区、名 、名村 -- 第四  中国的世界 产 -- 第五  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程 -- 一、 以正确的文物保护理念为指导 -- 二、执 科学的保护程序 -- 三、准确地理 和 彻保护原则 -- 四、 择恰当的保护技术 传统技术 -- 第二章 可移动文物 -- 第一  可移动文物的分类 -- 一、 器 -- 二、玉器 -- 三、瓷器 -- 四、书画 -- 五、纺织品 -- 六、竹木牙 器等杂 -- 第二  可移动文物的分级 -- 一、一级文物 -- 二、二级文物 -- 三、三级文物 -- 第三  可移动文物的管理工作 -- 一、 文物的管理 -- 二、民 收 文物的管理 -- 三、文物出入境管理 -- 第四  基本保护知 -- 一、保护的方 -- 二、保护与维修原则 -- 第五  保护与修复技术 -- 一、传统文物保护技术 -- 二、现代科学技术 -- 三、几种中国古器物保护中的专 技术 -- 第三章 博物 工作 -- 第一  博物 和博物 工作 -- 一、博物 的定义、性 与任务 -- 二、世界博物 发展简史 -- 三、中国博物 发展的历史梗概 -- 第二  博物 的类型 -- 一、博物 类型的划分 -- 二、博物 新形态 -- 第三  博物 的 -- 一、博物 概 -- 二、 品工作 -- 三、博物 科学研究 -- 四、博物 列展 、宣传教 与社会服务 -- 第四  博物 管理 -- 一、博物 管理的内容 -- 二、理事会与研究员制度 -- 第五  博物 协会、志愿 与博物 之友 -- 一、博物 协会 -- 二、博物 志愿 -- 三、博物 之友 -- 第四章 文物的流 -- 第一  文物流 与文物市场 -- 第二  文物经 管理制度 -- 一、文物经 管理法律法 沿 -- 二、可流 文物的经 主体及其相关管理制度 -- 第三  民 文物收 和流 -- 一、民 收 文物的来源 即法定取得方式 -- 二、民 收 文物的流 -- 三、禁止买卖的文物 -- 第四  文物 出境管理制度 -- 一、禁止出境的文物 -- 二、文物 出境审核 -- 三、文物出境审核 可制度 -- 四、文物出境展 审批、审核制度 -- 五、文物临时 境和临时 境文物复出境审核制度 -- 第五章  古 学 -- 第一   古学的定义与简史 -- 第二   古学的基本理 与方法 -- 一、地层学与类型学 -- 二、环境 古学与 古学 -- 三、现代科技在 古学上的应用 -- 第三   古学勾画的早期中国历史文化图景 -- 第六章 中国的 物 文化 产 -- 第一   物 文化 产缘 -- 第二  我国开展 物 文化 产保护的历程 -- 第三   物 文化 产的概念和特征 -- 一、 物 文化 产的本 特征 -- 二、 物 文化 产的属性特征 -- 第四   物 文化 产的价值 -- 第五  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 -- 一、传承主体 -- 二、保护主体与管理机构 -- 第六   物 文化 产保护的理 和体系 -- 一、保护原则与理念 -- 二、 物 文化 产名录保护体系 产名录 -- 三、 物 文化 产传承人保护体系 -- 四、文化生态保护 -- 五、生产性保护 -- 第七章 文物保护工作中的法制建 -- 第一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的立法 程 -- 第二  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的基本内容 -- 一、将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方 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-- 二、属于国家所有的文物 其所有权永 不变 -- 三、保护不可移动文物的法律原则 -- 四、 古发掘的法律 定 -- 五、保护 文物的法律 定 -- 六、民 收 文物的法律 定 -- 七、文物出境 境的法律 定 -- 八、法律 任 -- 第三   政法 对 彻 实《文物保护法》的 作用 -- 一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》 -- 二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》 -- 三、《 城保护条例》 -- 四、《历史文化名城名 名村保护条例》 -- 第四  与当地文物保护工作特点相结合的地方性法.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505" ind1="8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第五  地方政府 章、 章的 作用 -- 第六   性文件和工作指导意 -- 第七  清朝和民国政府有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法 -- 第八  中国共产党及其 导的 区政府、华北人民政府对保护文物的立法探索 -- 第九  广泛开展国 合作 -- 第十  其他几个主 文物流失国文物保护立法概况 -- 一、埃及 -- 二、希 -- 三、意大利 -- 后 -- 封底.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588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Description based on publisher supplied metadata and other sources.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590" ind1=" 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Electronic reproduction. Ann Arbor, Michigan : ProQuest Ebook Central, 2024. Available via World Wide Web. Access may be limited to ProQuest Ebook Central affiliated libraries. 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655" ind1=" " ind2="4"><subfield code="a">Electronic books.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700" ind1="1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Foundation, China Heritage Conservation.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776" ind1="0" ind2="8"><subfield code="i">Print version: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a">Ma,Zishu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t">中国文化遗产知识读本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d">Beijing : Higher Education Press,c2016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z">9787040444575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797" ind1="2" ind2=" "><subfield code="a">ProQuest (Firm)</subfield></datafield><datafield tag="856" ind1="4" ind2="0"><subfield code="u">https://ebookcentral.proquest.com/lib/oeawat/detail.action?docID=5108027</subfield><subfield code="z">Click to View</subfield></datafield></record></collection>